2017年度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农业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发布人:王晓双  发布时间:2018-10-24   浏览次数:195

 

成果完成人:张洪友、刘灵芝、孙太凡、姬玉玺、赵清华

  

一、成果第一完成人简介

张洪友,二级教授,省教学名师,曾任校牧场场长,应用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书记,教务处长等职。主编专著1部、教材3部,主持省教研课题4项,主持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参与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研究课题1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农业渔业丰收奖1项,省畜牧兽医局等厅局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二、成果简介

项目研究成果遵循“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应用为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6年的实践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是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卓越农业、创新人才班等培养模式,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形成以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为目标的合理化专业布局结构,解决了专业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质量。

三是形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方法,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脱节的问题,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是形成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解决了以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五是形成以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创业大赛为牵动,学术报告、讲座为主线,各类科技竞赛为平台的系统化创新创业体系,解决了以往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六是建立了教学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全力推行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形成以保障教学改革效果为目标的规范化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三、成果主要创新点

1.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系统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发挥学院的主导作用,按照新的人才培养和改革思路,更新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学管理的系统化,提升了管理效率。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完善国家、省、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实施大类招生,促进学校专业设置更为科学合理;探索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形成“3+1”、“2.5+1.5”、卓越农林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3.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构建“集中+远程+在线+校内+校外”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学习的便利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方面,全面实施研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师挂牌、学生选课,有效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4.实习实践教学创新。构建了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课内课外、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训练与竞赛的“四结合”。

四、成果应用推广

成果在校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先后在全校12个本科院部的5届学生中进行推广应用,使学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2015年学校获得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先后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大创项目96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重点专业9个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大创项目121项;学生在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60余项

成果先后在2014年黑龙江省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大会”和“全省创新创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上进行推广,受到省内高校的一直好评;研究性教学、挂牌授课等成果先后在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等院校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校企合作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好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更为稳固,合作形式更为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了人才培养路径和学生就业渠道。成果同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东北网、黑龙江省日报、省农垦总局网站、大庆日报及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